教学科研

【线上教学典型案例】 “网络课程平台+网络授课平台+网络交流平台”三元结合线上教学模式——以数字创意教研室《CG原画设计》课程为例

来源:artadmin 添加日期:2020-04-14

        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学”总体部署和要求,我校自3月起全面启动线上教学活动。艺术设计系根据学校《菲律宾欧博2019/2020学年第2学期线上教学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积极有序地推进线上教学工作。在系部统一安排下,数字创意教研室的教师们根据线上教学特点设计教学计划,其中洪波和吴永康老师对《CG原画设计》课程进行了线上教学的全新探索。

        一、线上教学面临的问题

        《CG原画设计》是动漫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动画、漫画、插画、衍生产品设计和游戏美术设计等相关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该门课程传统的教学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进行理论和概念设计学习后,还将进行个性化的CG原画设计创作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及现场指导命题“全员头脑风暴”。在教学条件上,还需要有能够满足理论和实训教学的软硬件设施,以达到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原画设计人才的教学目的。综上可见,在目前线上教学的阶段,《CG原画设计》课程所面临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1. 教师无法现场指导学习 课程核心授课环节中包括:美术基础、人体解剖学、人体工程学等练习,其专业性强、涉及知识点多、知识点难理解,但是受到疫情影响,教师无法现场指导学习。

       2. 一对一教学难以执行 课程中强调开发学生个性化的设计能力,教师需要以一对一沟通交流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通过艺术表达将设计元素视觉化,最后形成完整的原画设计作品。目前由于无法面授,该教学环节难以做到有效执行。

       3. 现场活动难以实现 现场命题情景下的“全员头脑风暴”是为了实现快速打开思路、集思广益、激发灵感和互动相长等目标,需要在多媒体教学条件下的师生有效互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现场调动气氛、控制活动进程,线上教学则难以实现该教学活动。

        4. 教学效果受到挑战 高职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疫情期间脱离课堂在家学习,线上教学参与度和作业完成质量皆低。教师难以做到有效监督,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二、探索多点结合的线上教学模式

         基于以上线上教学问题,在系部和教研室组织下,洪波、吴永康两位老师对课程进行了线上教学的全新探索和实践。

        1. “网络课程平台+网络授课平台+网络交流平台”三元结合线上教学模式

        通过三元结合线上教学模式,可以完整传授课程的理论知识内容和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在网络课程平台上有保存,学生可以重复学习,便于巩固知识。网络授课平台和交流平台的应用除了可以传授理论和实践内容外,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建立师生教学关系。

        (1)网络课程平台:以“智慧职教”为主,使用平台内符合《CG原画设计》课程标准的线上课程,按照《CG原画设计》授课计划,安排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学生通过针对性视频学习,初步掌握课程的基础理论,了解相应的项目案例。

        (2)网络授课平台:以腾讯课堂APP直播授课为主,该平台技术较成熟。教师通过该APP可在线深入讲解理论知识,逐个剖析实训项目案例,帮助学生强化和巩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

        (3)网络交流平台:依托针对课程专门建立的QQ群和微信群,利用其网络传播优势进行学习材料文件发放和即时答疑解惑,辅助学生学习。学生通过在线与教师沟通交流,在很大限度上满足课后学习交流的需要。

        2. 整理收集符合线上授课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网络授课过程中积极整理收集符合线上授课需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大量在线案例解析来达到帮助学生快速积累设计经验的教学目标。同时,原本安排作课堂练习的时间则用于在线案例解析、作业解析评讲和教学互动,课堂练习转为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

       3. 设计符合线上教学需求的评量方案

       将考勤签到转移到线上,每次上课前和下课后在规定时间内在线签到,教师及时督促,之后截图并按日期顺序留存。同时,做好学生线上提交作业的点评和评分,并及时记录,便于后期学生学习考核、分析和教学评价。

       三、小结

       《CG原画设计》是一门要求教学方式灵活、学生参与度和互动性高的课程,师生之间的知识交流与项目互动在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线上教学能够满足理论知识的完整教授和实践内容的部分传授。学生在家学习不同于在校集中授课,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将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的效果,目前的解决方式是在线定时签到考勤和课后作业定时提交,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及时观察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把控存在一定漏洞,仍需寻求更有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