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学讲话·品典故 | 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添加日期:2019-07-09

  原文

  “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要把“改”字贯穿始终,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能够当下改的,明确时限和要求,按期整改到位;一时解决不了的,要盯住不放,通过不断深化认识、增强自觉,明确阶段目标,持续整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9年5月31日)

  原典

  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余生三十有八年,发之短者日益白,齿之摇者日益脱,聪明不及于前时,道德日负于初心,其不至于君子而卒为小人也昭昭矣!作五箴以讼其恶云。

  ——韩愈《五箴》

  释义

  箴铭是古代文体之一,它用简明、整齐而且协韵的语句,说明历史的经验或者人生的哲理,寓有深刻的教训。《五箴》是韩愈在贞元二十一年(805)谪居阳山时所写的表露自己真情实感的自戒之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最大的忧患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既然知道自己的过失,不能改正就是没有勇气。这句古语浅显直白,讲述了对待过错、问题、不足等应有的态度,无需释义也人人能懂。但是字句简易并不代表意思简陋,类似的话不知曾被多少人奉为座右铭,书写镌刻在自己的人生格言中,以期抬头俯首、矢志不忘。

  这句话探讨的是一个人应当如何面对自己的不足,这也是古时先哲常常论及的话题。《论语》中“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左传》中“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资治通鉴》中“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等,都言明了对待自身不足与过错应有的态度。王阳明曾在贵州龙场写下著名的《示龙场诸生》,文中以四事相规,其中之一即为“改过”。在他看来,人皆有过,改过为贤,“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曾国藩写日记,实录劣迹、无情解剖,示之于人、倒逼整改,使之成为一种修身方式。正是靠涤旧生新的决心,近乎苛刻的自律,才使得这位年轻时也曾“满身恶习,举止轻浮”的人,最终为人所景仰。

  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在思想和行为上产生波动与偏差的可能。所以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省吾身”,是防止思想蜕变的有效方法。毛泽东同志曾形象指出,我们同志的思想,也会沾染灰尘,也应该打扫和洗涤。从70多年前的延安整风,到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目的都在于帮助党员干部拂去思想上的“灰尘”,进而维护党的肌体健康。

  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到过延安、瞻仰过党的七大会址的同志都不会忘记,会场两侧挂有六个插着党旗的旗座,每个旗座上都书写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八个大字,既显示出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会议的灵魂,也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自我革命的精髓。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一个重要秘籍就是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有缺点克服缺点,有问题解决问题,有错误承认并纠正错误。

  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之一是“找差距”,要通过这次主题教育,解决新时代党自身存在的问题,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果找到了差距、发现了问题,却不认真整改,就可能让小事拖成大事、让有解变成无解。只有坚持把“改”字贯穿始终,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是谁的问题就由谁来解决,立查立改、即知即改、严纠彻改,才能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确保主题教育落地落实、富有成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