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机制建设,压实主体责任。成立由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成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由校内各主干学科具有丰富本科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负责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导、咨询、评估等工作。落实二级党委责任,将院系课程思政改革推进情况纳入各院系党政一把手年终述职范围。建立课程思政工作评价体系,将院系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内容、成效等工作情况纳入院系教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情况纳入职称评定指标体系。
抓课程建设,夯实育人基础。构筑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为主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支撑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十九大精神“三进”,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专题课程。依托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开设“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选修课。推出“复旦通识•中国故事”主题系列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解读、当代中国问题解读、中国道路自信等专题。建设《共产党宣言导读》《论语导读》等12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及“人文医学”系列课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综合素养课程教育教学。实施“三十百”课程思政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政治、新闻、哲学3门示范专业,推出20门示范在线课程,打造100门示范专业课程。
抓教学建设,落实课堂规范。严格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修订《课堂教学管理办法》等,构建规范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严格落实随堂听课制度,成立教学督导专家组,开展校院领导听课、教学督导听课、同行互相听课等,加强教学督导和过程监管。规范教材选用使用,成立教材委员会,指导统筹全校教材使用和管理。落实统编统用制度,统一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并选派教师定期参加“马工程”教材培训。完善教材选用程序,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材、哲学社会科学专业主干课程教材等分类制定落实选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