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发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筹构建“大思政”格局,强化“六个协同”机制,着力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机制建设”与“文化营造”相协同。学校师生凝聚育人共识,广泛宣传发动,切实增强“三全育人”理念支撑。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部制改革、群团改革等,完善学校领导联系师生机制,实现平台对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是营造浓郁氛围。依托学校文化建设专项基金,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打造师生综合素质类精品项目,举办传统节庆礼仪及教师节主题活动,加大教书育人典型宣传力度,深度开发校史文化资源。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协同。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案,提升各类课程协同效应,努力增强“三全育人”方法支撑。一是优化教学体系。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制度,让课程讲出理论深度与情感温度。创新“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推进“组合”式教学,让专业课程讲出“思政味”,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和世界胸怀。二是整合优质资源。形成集专题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和研究型教学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系列’课—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课程体系,打造《中国智慧》等品牌课程,立足学生实际,量身定制“时代新声”“中国故事”等特色课程。
“实践课堂”与“网络课堂”相协同。学校围绕学生成长诉求,紧跟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增强“三全育人”平台支撑。一是创新育人模式。推进书院制改革,通过学生生活社区建设、博雅教育、朋辈教育、“互联网+思政”加强日常管理与教育引导。出台《青年自媒体管理条例》,依托“智慧校园”试点推行“第二课堂”成长记录单。二是打造育人载体。推进社会实践课程化、体系化、信息化建设,推出社会实践护照制度,将社会实践列入本科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必修学分,整合党史教育资源构建红色文化教育载体。优化学生网络思政内容供给,成立“大学生网络文化研究中心”,推动网络育人载体建设。
“教师德育”与“教师育德”相协同。学校大力推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明确人才培养是教师的中心,有力增强了“三全育人”人力支撑。一是纳入评聘体系。将教师德育素养和育德能力纳入学校教师荣誉体系,在教师招聘、考核、晋升和评奖等环节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加强教师党校培训,围绕“信仰—视野—素养—能力”4个板块、10项教学内容、学员“X”个性需求,打造“4+10+X”培训模式。二是实现教学相长。选拔“青年科学家班主任”、组建“立德树人教师团队”,引领青年高层次人才投入育人工作,并在全体教师中起到示范作用,强化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海归教师的国情教育。
“教师队伍”与“管理队伍”相协同。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多措并举改善队伍结构,畅通发展渠道,有效增强了“三全育人”体系支撑。一是队伍构成多元。建立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转换机制,健全教师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制度,优化辅导员、教工党支部书记津贴激励制度,推动特聘、联聘、兼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合作平台建设,发挥主体团队和协同团队的联动作用。二是队伍发展多元。研制辅导员、党务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方案,探索建立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办法和激励机制,通过海外研修、课题研究、推荐进修等多种方式,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发展提供多重路径。
“学科建设”与“智库建设”相协同。学校突出学科优势,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持续增强“三全育人”理论支撑。一是立足学科特色。在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中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增设党的建设、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两个二级学科,与上海市委宣传部共建“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二是集聚智库力量。组建“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院,大力推进新型智库建设,着力形成一批高质量智库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提供智力支持,推动科研育人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