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
善是可以传递的
来源: 添加日期:2018-12-19
善是可以传递的【新浪@彭凯平】
彭凯平 发布于2014年12月2日 09:08
我一直在关注我的博士生赵昱鲲的微博,他最近不断地在自己微博上写着他的下一部新作:《为了自己,帮助别人》。昱鲲是科班出身的积极心理学学生,毕业于世界著名的宾州大学积极心理学硕士项目(The Master of Applied Positive Psychology,MAPP);他也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向我积极推荐的优秀学生,我们都对昱鲲为推动中国积极心理学发展所做的贡献充满了期望。不过,对于他的微博,我平时只是带着欣赏的态度来阅读,不想让他意识到老师一直在阅读学生的博客。正好在感恩节这天他写的《为了感恩,帮助别人》,特别提到了我对他的帮助,因此,必须出来感谢一下。也是呼应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感恩不是回报,而是感激和善良。正如昱鲲的文中所说,感恩的原意是传递善良,而且这种善意往往是可以产生涟漪般的效应,让在善意之圈的人都能感受到正能量的真,善,美。
我曾经有一个很好的实验设想,就是挑选3位普通人,然后要求他们随机地为三位陌生人做点好事。不要求他们的回报,只要求他们再找三个陌生人,帮他们做点好事。然后看一看,经过多少人的善与爱的传递,最初施恩的人会受到爱的涟漪中其他人善良的惠顾。这个善意的涟漪效应实验可惜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因为牵涉到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特别是是否能够得到社会管理部门的同意,来做这样的积极心理学研究也是一个巨大的未知因素。
好在这样的类似研究已经在实验室里完成了。与昱鲲在博文中谈到的一样,我们也曾经做过类似的实验,分别在美国的东海岸、西海岸以及中国和巴西,随机挑选了一批大学生,邀请他们到心理学实验室参加一个经济学的博弈游戏。有些学生来到实验室,发现原来参加实验的人把所有实验需要的钱全部留给了自己;有些学生则发现,前面做实验的人,没有把这些实验所需要的钱留下来;还有一些人却发现,前面参加博弈实验的人,把这轮实验需要的钱的一半留了下来。我们想看一看前面的人的善意和恶意,是否能让后面的人意识到,有所感应?会不会对下一轮被试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
实验的结论真如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善是可以传递下去的。前面的人把所有钱都留了下来,后面人一定也更倾向于把所有钱都留了下来;前人没有把一分钱留下来,后面的人也很不愿意把自己赚的钱留给下一轮的被试;而在得到数额居中的人,往往也倾向于留下一半的钱给下一轮做实验的被试。
可见,善意可以感染别人,恶意同样会感染别人。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提倡积极心理学。因为积极的心态和消极的心态一样,都会有感人的作用,这种作用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正面、积极、善良、宽容、理解。
昱鲲在博文也特别强调,真正的感恩是去帮助别人,而不是简单地回报给自己的恩人。
因此,出于对昱鲲的感恩的感恩,我决定做一件善意的事,就是向各位推荐我的学生,赵昱鲲同学的精彩博文:感恩就去帮助别人。
感恩的缘由
今天是“感恩节”。最近我感恩两个人:一个是我们心理学系的系主任彭凯平老师,我的计算机坏了,他慷慨地把自己多余的一台计算机送给了我;另一个是安人心智的老总阳志平兄,他在一次饭局上理顺了我近来比较困惑的发展方向问题——而且还买了饭局的单。
虽然感恩节是个外来的节日,但中国人也一直讲究“感恩图报”。那我该怎么报答他们呢?彭老师已经有计算机了,要不我把家里多余的游戏机送给他?志平兄没有发展方向问题,要不我给他讲一堂幸福课?
还好,不用我纠结,我很快就找到了另一种报答方法。我们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招到一位新同事,急需一台计算机来开展工作,但买新的计算机需要一个星期,于是我就把那台旧计算机送给他先用。我从志平兄的饭局回来后,把心得发在朋友圈上,很快就有个美国的朋友打电话来,因为她也正深深困扰于类似的问题。我跟她聊到深夜2点,也不能说就帮她解决了这个问题,但至少提供了一些思路。
也就是说,我在被彭老师和志平兄帮助后,并没有直接回报他们,而是把他们的帮助,又传递给了别人,这叫“传递助人”。奥斯卡影帝凯文·斯派西和影后海伦·亨特合拍过一部电影,就叫《传递助人》(Pay It Forward),国内一般译作《把爱传出去》。
感恩,就去帮助别人
影片讲了一个刚上初中的男孩,在老师“改变世界”的激励下,提出“传递助人”:他先去帮助三个人,然后要求他们每个人再去帮助三个人;以此类推,善良便会像扔进池塘的一块石子一样,荡出层层涟漪,搅起整个水面,传出很远。
这个大胆的设想,在男孩执着的推动下,真的改变了世界。他的助人行为从一个小镇出发,远播到千里之外的大城市,通过家人、朋友、老师,传到流浪汉、记者、百万富翁,甚至抢劫犯;这些原本毫不相干的人,一个个接过他人传来的善良火炬,又传给下面三个人。谁也想不到,善良居然也能成为爆发式传播的“病毒”。
这个故事不仅是艺术家的想象,也已经被科学家证明:我们在被人帮助之后,确实更乐意去帮助其他人。美国东北大学的心理学家让人做一个繁琐的工作,快做完时计算机忽然坏了,眼看他就要被迫重做,一个好心人过来帮他把计算机修好了。他在终于完成任务之后,在楼道里遇到一个陌生人,请求他帮忙做另一个繁琐乏味的任务——但这个陌生人其实是心理学家派出来的“特务”,目的是看看他能坚持帮忙多久。
结果发现,那些被别人帮助过的人,愿意拿来比平均人群高出20%的时间帮助其他人。
可见,被人帮助之后再去帮助别人,乃是人之本性。但是,一般来说,社会传统和道德文化更强调的是“感恩图报”,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俗语,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成语,说得都是要回报施恩者本人。
《史记》里的《刺客列传》,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受人重恩,以性命回报;韩信受了漂母的赠饭之恩,在发达后千方百计地寻访到她,回赠千金。虚构的小说戏曲里,也满是感恩图报的故事。《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为了刘备的三顾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水浒传》里,武松被施恩搭救,由阶下囚变成座上客,便去替施恩出头,抢回快活林。《雪山飞狐》里,小人物平阿四为了报大侠胡一刀的全家之恩,拼出性命不要,为胡一刀抚养孤儿。大义流播,禽兽不免。《白蛇传》里白蛇精为报前世之恩,嫁给了今世的无用书生许仙。《聊斋》“小翠”篇里,狐仙为报王太常救命之恩,派女儿化身为人嫁给他的儿子,助他家逃过政治斗争的腥风血雨。
这些故事都很感人。不过,如果把回报的对象聚焦在施恩者一个人身上,还是稍有狭隘之嫌。在很多情况下,别人帮助你,并不是施恩图报,而只是出于他们人性中的善良与高贵。这时,你与其孜孜于如何“涌泉相报”施恩者,还不如回报人性中最伟大的那一份善良与高贵,主动地去帮助其他人,点燃其他人本性中的善良,激发起其他人心底的高贵。
《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刚从监狱里放出来,借宿在修道院里时,半夜里卷走修道院的银器,结果被巡逻的警察抓获。可是警察把他押回修道院对质时,主教却说那些银器是他送给冉阿让的。这对于冉阿让,相当于再造之恩。可是流浪汉冉阿让,怎么才能回报主教呢?
冉阿让并没有向主教回报任何东西,但也可以说,他回报给了主教他最珍贵的东西——人性。从此,冉阿让变成了一个正直、善良、勤奋的人,他白手起家,创办企业,担任市长,乐善好施,仗义疏财。为了搭救一个无辜的人,而将自己苦心经营的事业和名誉毁于一旦;为了抚养一个妓女的女儿,而半辈子东藏西躲于警察的追捕之下。
这就是“把爱传出去”。我们经常会感到对方恩情太大,涌泉也难报,那不如就把泉水分流一些出去,帮助其他人。也许你觉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恩深重难报,那就更多地去爱你的父亲、兄弟姐妹、夫妻儿女。《倚天屠龙记》里的武当七侠,深受张三丰的师恩,他们在尊重、保护张三丰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人处世行侠仗义,践行张三丰的信念。
当然,“传递助人”,绝不意味着就不要“感恩图报”了。这两种回报方法绝不是水火不容、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补和谐的关系。一个真正感恩的人,不会仅仅念着施恩者的好,而是会被施恩者激发出自己心里的善良,把这份善良又传递给他人。
从助人者的角度来看,很多情况下,他们也是宁愿你去帮助其他人,而不是直接回报他们。我开展的“日行一善”活动中,每天平均捐出一个小时去帮助别人。这个活动在网上得到不少回应,有好几个网友也自愿加入了我的行列。我们没有一个人要求别人的回报,而都是希望别人再去帮助其他人。因为“把爱传出去”,传播助人“病毒”,才是我们的真正初衷。
因此,在这个感恩节,给自己带来一点变化吧。请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但不仅是回报他们的恩情,还去传播他们的善良。这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互助组织是“匿名戒酒会”,他们的信条是:
“你无法回报所有帮助过你的人,那就去帮助你能帮助到的人吧。”
(个人公众平台独家刊发,欢迎转载,敬请注明出处)